十七歲 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蛻變的旅程
也裝載了風味絕佳的青春
為什麼是十七?這樣尷尬的時期
不能光明正大的騎機車 看限制級
甚至連為自己寫下一篇純愛物語都得小心翼翼
因為大多數人的宿命就是---等待大考降臨
一邊倒數著學測 倒數著指考 倒數著十八歲
邊思考著孟克柔留給青少年的至理名言
「留下什麼,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。」
於是來回想一下在那所謂單純又複雜的十七歲
我留下了什麼可以讓現在這個快要二十歲的老少女
來懷念一下還穿著制服的高中時代
或悼念不知不覺已只剩碎片的青春容顏
可以是朋友或愛團帶來的無數個Live演唱會
三本用青澀愛情深深刻成的交換日記
一小疊生日或聖誕節得到的祝福卡片
也可以是彈吉他時不小心抓到熟悉和弦的快樂感覺
如果我還是十七歲的話 我也許還有勇氣大膽描繪自己的夢想
就算是開咖啡廳 組個樂團 當個自由作家 唱片行或樂器行老闆
也不怕被嘲笑說是三分鐘熱度或不切實際
反正十七歲嘛 夢要有多大 可以大到連天空都裝不下
但才短短兩年 已經被灌輸了多少現實殘酷的例子
如果可以被原諒 我也想逃脫科系的框架另外找地方落腳
就算三十歲以後還能像1976的阿凱是一個充滿狂熱的kidult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